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密码 > 天文历法

干支历法的奥秘 《回天》《国语》谈及十二次的现象是错误的

2023-03-25 10:00:44  人看过

干支历法的奥秘 《回天》《国语》谈及十二次的现象是错误的

用“十二次野”古代历法,破解《左传》纪年之谜

《回天》作者不明“十二次”为何意,却胡言《左传》《国语》谈及十二次的现象是错误的,与其用现代的DE404所验算结果“无一吻合”。 并且说:

“用‘岁在鶉火’ 作为确定伐纣之年的依据,是不可靠的。”但是经我用古人原始方法验算,古人所言基本正确,古不欺今。

方法很简单,不必用洋人法宝,也不需要多少天文常识和高深文化,一分钟包会,只要反其道而行之。比方说,书中列出“星纪”为公元前545年,那么公元前544年则为“玄枵”,公元前543年则为诹訾,以此类推,公元2000年则为寿星,决不为错。

十二次的顺序是: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以此法推之,怎会有错?下面我们就用所谓的“岁星纪年法” 对《左传》、《国语》的所谓“岁星” 位置进行验算一番。

此是《回天》所辑史料 古述次及黄经范围(度) 岁星黄经范围(度)

他算得 《左传》中纪年内容 公元前

《国语. 晋语二》二、 大火 (198-233) (96--132) - 655年

《国语. 晋语四》一、 寿星 (167-196) (102-136) - 644年

《国语. 晋语四》十二、 实沈 (47---76) (303-329) - 636年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星纪 (257--283) (200-205) - 545年

《左传》襄公三十年 诹訾 (314-349) (254-276) - 543年

《左传》昭公八年、 析木 (230-256) (176-203) - 534年

《左传》昭公十年、 玄枵 (284-313) (231-255) - 532年

《左传》昭公十一年 诹訾 (314-319) (256-282) - 531年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星纪 (257-283) (184-211) - 530年

严维权推算重修的《左传》十二次及所处年。

史料 所用 十二次 干支 公元前

《国语. 晋语二》二、? 夏历 大火 丙寅 655年

《国语. 晋语四》一、? 夏历 寿星 丁卯 654年

《国语. 晋语四》十二、? 周历 实沈 乙酉 636年

《左传》鲁襄公八年 商历 星纪 癸丑 565年

《左传》鲁襄公十年 商历 诹訾 辛亥 563年

《左传》鲁襄公二十八年 商历 寿星 丙辰 545年

《左传》鲁襄公三十年 商历 鹑火 戊午 543年

《左传》鲁昭公八年、 周历 析木 丁卯 534年

《左传》鲁昭公十年、 周历 寿星 已巳 532年

《左传》鲁昭公十一年 周历 鹑尾 庚午 531年

《左传》鲁昭公三十二年、 商历 大火 辛卯 510年

古人《国语》、《左传》原文以“次”纪年法,并没有错,错的是后人不明十二次野原意,进行了胡乱修改。尤其是《国语》注人韦昭以及唐一行都,也不懂“十二次野”之意,竟会将“十二次野”与“岁星”联姻,合为一体,殆害后人。

因此可见,《回天》作者也是深受韦昭之害者之一,也错解了“十二次野”的真实涵意国学知识,並将此错误扩大和现代化,宣传为天上的某些恒星或行星。

因此《回天》才会认为“武王伐纣,岁星不会在鹑火之次”,并认为“岁在鹑火”只是刘歆的伪作。如果承认“武王伐纣,岁在鹑火”,则《回天》的“武王伐纣,岁在丁酉”的公元前1044年之说就会被完全否定,因为此丁酉年干支历法的奥秘 《回天》《国语》谈及十二次的现象是错误的,岁不在鹑火,而是周历:实沈,夏历:降娄。商历:大梁。

因此他才会认为《左传》《国语》谈及十二次的现象是错误的,与其用外国现代的DE404法宝所验算结果“无一吻合”。因此才会在书中错定公元前1122年为:娵訾。

韦昭何以会犯“岁星与年岁相等”之错,因《国语》中古人曾曰:“岁星所在,利于征伐”。因此他们会将《左传》“武王伐纣,岁在鹑火”妄加星字,理解为为“武王伐纣,岁星在鹑火”而误导后人,使后人在解武王定伐纣年代之谜时,枉在“岁星”上苦做文章。

在汉初之前,如《左传》,古人都言“武王伐纣,岁在鹑火”,后人以辞害义,错解“岁”之本意,韦昭硬在其岁后加上一“星”字,成为“岁星在鹑火”,犯了概念错误。

前表中,《回天》将古人“次”之范围,与今人所推算的“岁星”范围进行对比干支历法的奥秘,可见他也是将“次”以及“年岁”与“岁星”等同的。总而言之,星实岁虚,星辰不能等同时辰!

古人郭璞在为《穆天子传》作序时,用了“岁在庚寅”,可见“干支”是可以代替“十二次”的,但是,干支却不能由任何“恒星” “岁星”“木星”所代替,也就是说,天干地支只能记日月时辰,根本不能为别的什么星辰所代替。

例如,“岁在大火”干支历法的奥秘,如成“岁星在大火”干支历法的奥秘 《回天》《国语》谈及十二次的现象是错误的,岂不成了:木星在大火星?

又如,“岁在寿星”,请问此木星又是在哪颗老寿星上?

寿星、纪星均都为次,徒有虚名。鹑火为次,有名无实,岁星为星,名符其实。

凡武王伐纣,岁不在鹑火,皆当怀疑。

《回天》定伐纣为公元前1044年,是为丁酉年,岁非鹑火,不为伐纣年,故称其伪。

“唐一行定伐纣年为公元前1110年,此年岁在辛亥”(应是辛卯!)故其《大衍历议》云:“岁又退行,旅于鹑首,而后进及鸟帑。”

鹑首为秦,鹑心为周,鸟帑为楚!

《回天》验算得:“该年岁星从娵訾进入降娄,后又退行于娵訾,然后再次进入降娄。(此年岁星)不在鹑首、鹑尾。”

辛卯年,在商为大火,在周为析木,根本就不存什么进或退之说。时间只能前进,向后退的是历史

《史记》有:“岁星出,东行十二度,百日止。反逆行,道行八度,百日复东行。”在此唐.一行及《回天》皆将十二次比作岁星。有进有退,有逆有顺,有行有止。就这样反复不定的岁星,居然说还可以用以纪年,称之曰:岁星纪年?

《宋书》“颛顼受命,岁在豕韦”。

《帝王世纪》“颛顼在位七十八年,九十八岁,岁在鹑火而崩”。

次名“玄枵”,玄帝之前,原名“豕韦”;玄帝颛顼受封于枵,故曰:玄枵。

有了周历十二次野历法中的颛顼在位,亡年次野名,我们便可推定出:

颛顼生于公元前2380年,年干支为辛巳,可名“岁在辛巳”!辛巳年!

亡于公元前2282年,年干支为已未,可名,“岁次己未”,己未年!

其元年为公元前2360年左右;年干支为辛丑。

研究考证历史年代之谜,当然应依古文献为主要依据;求证出土文物,既有其年月,就该信其真。尚若没有纪年月,就要以现代科学碳十四、质谱仪等现代科学作为主要手段。

《回天》非常迷信洋货DE404这个法宝,但是洋货也有失灵害人的时候。

《回天》在书中不辞辛苦列了许多图表,(此举可证江教授在求证“武王伐纣年”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然而这“苦劳”似否太寃枉了一点,不但是水中捞月---白费力干支历法的奥秘,而且是竹篮打水--- 一场空。)有些图表把公元前几千年前的日干支都列得一清二楚,使人一看就觉得它非常科学、严慎,不容质疑。然而这只是假象,是经不起历史文献和现实考验的。

首先这些表大多都是以外国儒历作为基础,而不是依据中国古文献数据推算出来的,众所周知,自古至今,历有多变,而儒历侧以自古至今,历之不变为基础,因此说这些表中的日干支未必与我国古代历史现实相符。而以这种不科学的儒历去断公元前1044年1月9日为甲子日,不是正确的结论,将其作为伐纣日更是难以令人信服。

小人鞋,大人能穿吗?自古至今,历有多变,在未完全明白古历之变的情况下,用今日外历去套我国古代历法年月日时,能准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