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三种文化断层,你知道几个??
世界上的三种文化断层,你知道几个??
由于文化断层,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国传统历法有多先进。
世界上的历法,基本可归纳为三种中国干支历法,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三种历法中,最科学的是中国的农历,也叫“夏历”、“阴阳合历”。时至今日,农历依然是最先进的农业文明历法,是最好的历法体系。
阳历,也叫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的月相变化确定的历法。月圆为望,看不见月亮为朔,简称“朔望月”。
太阳历以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是一个单纯的机械的记时历法,并不考虑季节的变迁因素,它无法标注气温和雨水的变化,也就是无法标注农业播种和收获时间,并不适合农业文明。而以朔望月为周期的太阴历,时间长度只有30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其中使用恒星月的阴历为28天,这个时间长度无法标识季节变迁。
日主寒温,月主风雨。
地球绕太阳一周,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带来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在赤道和地中海地区带来干季和雨季的区别。月亮绕地球一周,会带来大气潮,形成潮汐,并影响短时期的降雨和温度。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需要阳光带来的温度,同样需要雨水世界上的三种文化断层,你知道几个??,这叫“雨热同期”。
所以聪明的中国人,就把太阴历和太阳历合在一起,通过月亮的朔望月周期,标注太阳运转年周期,解决了农业生产对温度和雨水共同的要求。有了这个阴阳合历,才能科学地按时地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农业文明时代,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
把一年时间长度分成二十四等份世界上的三种文化断层,你知道几个??,就是二十四节气,所以二十四节气属于地球运转周期,太阳历的范围。再根据二十四节气,调整安排朔望月周期,这就是中国的阴阳合历。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个阴历月只有约三百五十四天,故古人以增置闰月来解决这一问题,保证朔望月周期和太阳周期的一致性,防止历法的混乱。
有人说加闰月麻烦,那是因为太阳年周期和月亮周期不是整数关系,必须加闰月,才能协调。全世界把太阳周期和月亮周期结合起来、结合得最好的只有中国农历(也叫甲子干支历)。
早在伏羲时代,伏羲发明了圭表测影中国干支历法,以测量太阳运行周期,探索阴阳合历。到元代郭守敬授时历诞生时,已经把地球绕太阳运行时间,精准到3300年只有一天的误差,也就是每年只有26秒的误差,而到明代崇祯时期,邢云路把这一误差缩小到每年2秒。清代虽然任用洋教士掌管钦天监,但历法用的是明代科学家邢云路的研究成果。洋教士汤若望窃取了这一成果,欺世盗名,宣称是西方人的发明。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是把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作为第一年,这一年之前中国干支历法,为公元前,这一年之后,为公元后。公元纪年也叫格列历,是在中国授时历发表300多年后,罗马教廷根据授时历的观测结果,采用太阳历的方式编撰而成的,其核心和基础是授时历,并不是他们发明的,是抄的,而自此之后,西方人才开始有历法,耶稣才有了生日。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议使用公历,至此农历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官方地位。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