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密码 > 天文历法

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

2022-10-30 16:01:14  人看过

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历法,《尚书尧典》中云:“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它是指用日、月、星等天文现象来描述、认识时间。在古代天文学中,中国传统天文主要做的就是历法,历经朝代更迭,共制定了102部历法。清朝最后颁行的历法名为《时宪历》,从字义上看就是以时为法,可见历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

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

公历与传统历法

既然讲时间文化,就让我们从眼前的时序安排来看,我国1912年开始使用公历,即格里高里历,它是一种太阳历。公历中年和月的开始都与自然现象无关,只是年的长度采用回归年365.2425天。年的开始是基督诞生后的第七天,月的长度分大、小月,小月30天,大月31天,都比朔望月29.5306天长。每个月的开始也与月相无关。也就是说,公历的年月日只是一种时间的排序,为了与回归年的天数相合,人为地把平年的二月定为28天,闰年的二月定为29天,每4年一闰。

而中国传统历法的年月日都与自然现象相关,年月日之间也相互关联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在更长的时间周期里,建构了一张时间的大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由于百年来使用公历,现在的中国人大多慢慢遗忘了我们自己的时间系统,在空间的维度上四处游走,不知今夕是何年?电影“流浪地球”给了我们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地球在宇宙中流浪,奔向另一个太阳。地面上已经无法生存,只能生活在地下。空间尚且存在,而我们以往感受的时间却消失了。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呢?请想一想离开了太阳,我们还能感受时间吗?如果空间文明的结局就是离开太阳,那么现在我们就太有必要研究一下中国传统的时间文化了。

年与岁的不同,中气的由来

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

年从哪里开始?目前人们每年至少要过两个年,一个是公历的元旦,1月1日;一个是传统农历的春节,大年初一,是谓年首。而中国还有一个开始:岁首,立春。干支纪年的年号的改变是从立春开始的,属相的改变也从立春开始。所以一年里我们有三次年与岁的开始,而且年和岁是不同的。年是以正月的朔为开始,平年十二个朔望月354天,闰年十三个朔望月384天。岁以节气的立春为开始,二十四节气包含十二个节气、十二个中气,古时是以中气的冬至为开始,一岁十二个中气365.25天。所以年用的是朔数,岁用的是中数。

古人在尧帝时,通过四颗星在傍晚上中天来确定四季的时中:“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就是通过观测鸟(星宿一,长蛇座α)、火(心宿二,天蝎座α)、虚(虚宿一,宝瓶座β)、昴(昴宿,昴星团)四星在黄昏时分南中天的时间,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中、宵中”是指昼与夜的时间正好平分的那一天,此日为一年中的春分与秋分;“日永”是指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即夏至日;“日短”是指白天最短的一天,即冬至。由此可见中气的概念是从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推演而出的。因为冬至为太阳上中天时地平高度的最低点,所以古人认为是阴极阳生,是一个自然的拐点,所以用冬至作为岁的开始,后来才改用接近大年初一的立春作为岁首。唐代孔颖达说:“中数者,谓十二个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谓之一岁。朔数者,朔十二月之朔,一周,谓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此是岁年相对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故有朔数中数之别。”所以中数之岁是太阳历,而朔数之年为太阴历,为将阴阳相合,古人想出了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方法,十九年里加进七个闰月,一共235个朔望月,6939.69天。与十九岁,6939.75天基本相合,朔数与中数经过十九年七闰相合。所以传统历法中,含有节气部分和月朔部分,故是阴阳合历。年是以月的朔为开始的,所以是大年初一,每个月也是以朔为开始,初一、十五与月的朔望相对应,也就是月份中的每一天都与月相相关。

宇宙观中的时间图像

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之后,作为时间名词的“几何”被翻译成了表述空间的词:。明朝末年几何模型式的宇宙观传入中国,于是中外学者也在传统天文学中寻找中国的宇宙观,但中国没有古希腊几何模型式的宇宙观。古希腊的宇宙观把地球作为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星星都按着自己的轨道围绕着地球运行,由近及远,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最外面是恒星球壳。

图1 托勒密地心体系的几何模型,以地球为中心,太阳和五颗行星围绕着地球运行。(来源:《和谐大宇宙》)

在视觉上与这种宇宙观相像的是盖天说的七衡六间图,七衡是不同时节太阳的运行轨道,实际上是十二个中气时的太阳视运行轨道--日道。最里面的是夏至日道,内衡;中间是春秋分的日道,中衡;最外面是冬至日道,外衡。古人以为地面上四季温度的变化是因为距离太阳的远近造成的。图2看起来像是几何模型式的宇宙观,但实际上,它是十二个中气的日道图,是一幅和时间相关的图像。

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

图2 七衡六间图:盖天说的天地结构图,下面的蓝色的圆是以地中为圆心,半径为16.7万里的视界范围;上面的七个同心圆是太阳在十二个中气时的视运行轨道。黄色的日道与蓝色圆的交点处,就是太阳的升落方位。古人以为,当太阳走出视界范围就看不见它了。(绘制:马骁昆)

而且七衡六间图与周易复卦中“七日来复”和《黄帝内经》“天之道六六节”直接相关,是经文所言的现象依据,也都是在描述和时节相关的事情。复卦的六爻,直观地看像是在说离家的路越走越远,走的天数越多走的越远,所以寻找回家的路越来越困难。但复卦讲的是冬至阴极与阳生中国干支历法有什么用,是一年的事情,所以是太阳在七个日道上来回往返的现象。《黄帝内经》中的“天之道六六节”就更加形象,从最远的冬至外衡向里面走,外衡为零起点,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第六步走到夏至;然后从最里面的内衡夏至往外走,内衡为零起点,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第六步走回冬至,所以天之道六六节,就是在讲时间,时节的变换。所以盖天说是与时间相关的宇宙观,描述的是太阳在十二个中气时的视运行轨道。

时间的定义与时间的结构

什么是时间?墨子对时空有过一个定义:“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空间就是不同的地方,在笛卡尔的三维坐标中,任一点都可以用x,y,z来标定。那么时间能否有类似于空间的三维标定呢?在牛顿的时空中,时间是一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线性的、抽象的。而我们的时间是具象的,太阳、月亮,作为中文的字词都有着时间的含义:日、月。

在汉代,古人曾经用岁星纪年,就是用木星的位置来标定这一年与下一年的不同,当时测定木星的恒星周期是十二年,所以沿着木星的运行轨迹把黄道划分成了十二段:十二次,一年走一次,称之为岁星纪年。

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

图3 古星图中的十二次。木星在恒星背景上运行一周,古人沿着黄道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次,其名称依次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一年走一次,古人用之纪年,称为岁星纪年。(来源:马骁昆依原图修制)

那么如何标定月份的不同呢?汉太初历将古六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更新为“朔不得中,是谓闰月。即无中气置闰,没有中气的那个月,自然定义为上一个月的闰月。这样做的结果是,每个月中都有一个中气,也就是可以用中气来标定月(见表1),可以说十九年七闰是朔数与中数的相合,无中气置闰是更加直接的日月相合,每个月中都有一个代表太阳存在的中气。这是古人的智慧,从汉太初历到明大统历一直如此。

表1 十二中气与月份的对应

那么如何标定日的不同呢?古人用的是月相,每一天的月相都不同。如此,年、月、日就具有了类似于空间的三维结构,年的标记是木星的十二次,月的标记是十二个中气,日的标记是每天都在变化的月相。用星、日、月来标定不同的年、月、日。实现了现象与时间的一一对应,周而复始,历千年而长明。正如《尚书》所云:“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这也让我们懂得为什么中文称时间为时光,用来授时的现象都是有光的天体:日月星辰。所以就实而言中国的文化是一种时间文化,从古到今完成了102部历法,大部分是阴阳合历。在中国的古代历法中古人完成了时节与天象的对应,日与月的相合,是在努力构建天与人相合的一个系统,这有别于西方人在空间中构建的客观宇宙。《汉书》中云:“历数以闰正天地之中。”可见置闰在历法中的重要,其作用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置闰与时间周期

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

太初历的无中气置闰

太初历中将置闰的法则定为无中气置闰,哪个月没有中气,那个月就作为上一个月的闰月。这一法则的制定,让日、月在历法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每一个月中都有一个中气,也就是能够用中气来标定月份。十一月是冬至月,十二月是大寒月等等(见表1)。从汉代的太初历一直到明朝的大统历都是如此,每个月里都有一个中气,如果没有就自然置闰。“朔不得中,是谓闰月”,这也是阴阳合历所实现的日月相合,比十九年七闰的古六历法则又前进了一步。

十九年七闰作为一章

朔数与中数合,一个是年的开始,大年初一朔,一个是岁的开始,冬至,中气。经过235个朔望月,冬至与朔再度重合,十九岁里,十九年得加七个闰月,所以年与岁是不同的。年用的是十二或十三个朔望月中国干支历法有什么用,平年354天,闰年384天。岁用的是十二个中气,回归年从365.25精确到365.2425天。

章蔀纪元

古人把十九年七闰定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三纪为一元,4560年。用天文的周期现象作为一轮一轮的时间起点,夜半是一天的起点,朔是一个月的起点,冬至是一年的起点。朔与冬至同在一天为一章的起点,夜半、朔与冬至在同一天为一蔀的起点,甲子日、夜半、朔与冬至在同一天为一纪的起点,干支纪年、甲子日、夜半、朔与冬至在同一天为一元的起点。一章十九年七闰与人的成熟期相近,一蔀七十六年与人的寿命相近,说明古人希望通过对时间周期的探索,寻找生命奥秘的解码。

为什么讲在流浪的地球上时间已经消失了了呢?

图4 圭表测影图,古人夏至立杆测影,用土圭测量立表的影长中国干支历法有什么用, 在一年中日影最短。(来源:《钦定书经图说》)

光绪年间李善兰在翻译《谈天》时,将译为章动,因为由于月亮扰动使地轴在进动的过程中产生了18.6年的扰动周期,因与一章的时长接近,李善兰就把它翻译为章动。实际上这是日、地、月三体运动中的微扰现象,也许正是三体运动的微扰推动了地球上生命的诞生,这是受刘慈欣《三体》的启发,反向思维的一个猜想。中国古人对时间的探索是对生命由来的探索,所以在《黄帝内经》中,古人在时间序列上构建了天人同构的理论,是传统中医学的建构基础。中国的时间文化源于天文,为天人之学的建立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研究路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