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堂:古代历法,用干支纪法很流行
风水堂:古代历法,用干支纪法很流行
古代历法,用干支纪法很流行,从公元五十四年(东汉建武三十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没有间断过。我国古代最早用天干地支记载年月日时,天干有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的先后,不仅有数的涵义,还包含万物由隐伏.发生.少壮.繁盛.衰老.死亡而更始轮回的气化运行规律。
《汉书.律历志》形象地解释了天干在万物生长收藏,少壮老灭的循环规律。
甲通荚,嫩芽破荚而出的初生现象;
乙指奋轧于乙,幼苗始出弯曲未伸之象;
丙指万物开如丙壮;
丁指大盛于丁风水堂:古代历法,用干支纪法很流行,幼苗不断茁壮成长;
戊指丰茂于戊,幼苗日益茂盛;
己指理纪于己;
庚指敛更于庚,生命开始收敛;
辛指悉新于辛,新的生命开始酝酿;
壬指怀任于壬,新的生命开始孕育,已具胎气;
癸指陈揆于癸,新的生命又将开始。
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属阳,称阳干;乙丁己辛癸属阴,称阴干。自然界一切皆有阴阳之分,十天按顺序分成各含一阴一阳的五对: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地支以十二支为循环,表示自然界的规律和时空体系。正月孟春,阳气初发,生物开始演变,建之以寅。寅,“演”也。二月仲春,阳气方盛,生物生长渐茂,建之以戊。戊,“茂”也。三月季春,春阳震动,生物越发生长得茂盛,建之以辰。辰,“大成”也四月孟夏,阳气壮盛,建之以巳。巳,“停止”也。五月仲夏,阳极阴生,生物成长枝繁叶茂,建之以午。午,“忤”也,逆阳而起。六月季夏,生物盛长,果实开始成熟,果成有味,建之以未。未,“味”也。
七月孟秋,秋凉初至,物成渐收,建之以申。申,“伸”也,双手伸出持物状。八月仲秋,阴气渐盛,生物衰老,建之以酉。酉,老也《白虎通.五行》。九月季秋,生物尽收,建之以戌。戌,灭也,谓时物皆衰灭也。十月孟冬,阴气渐盛于外,阳气渐藏于下,建之于亥。亥,豖也,故曰首曰身也《左传.襄公三十年》。十一月仲冬,地下阳气初生,生物萌芽,建之以子。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十二月季冬,阴气渐衰,阳气已动,生物的幼芽将破土而出,建之以丑。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说文》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称做阳支;丑卯已未酉亥属阴,称为阴支。十二地支按其顺序各含一阴一阳五组。东方寅卯木,南方巳午火,西方申酉金干支历法,北方亥子水,中央辰未戌丑土。按干支各自的顺序,天干在上,地支在下,依次排列,无论是年月日时皆从甲子开始,六十为一个甲子循环,一年分十二月,一日分十二时辰。每逢五年有六十个月,五天有六十个时辰。《内经》说:“上下相临干支历法,阴阳相错风水堂:古代历法,用干支纪法很流行,而变生焉。应天之气,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六期而环会。五六相合,凡六十岁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六十甲子的循环周期,也就是六十进制干支历法,可以用来纪年月日时,还可以据其干支的属性来分析这一年的年月日时变化的大致情况。这种用干支表示年月日时序号的方法,叫做“干支纪法”,它是我国古代历法中的一个重大发明与独特创造。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