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预测 > 铁板神数

倪海厦:倪海厦先生撰写《地纪》的有关内容

2024-05-16 09:03:42  人看过

倪海厦:倪海厦先生撰写《地纪》的有关内容

为了尽可能完整地体现倪海厦先生撰写《地纪》的有关内容,所以集中现有材料,汇集在一起。本篇文章很长,希望各位倪粉喜欢。

—————————————

倪海厦先生在他的两本书籍前言中写到,未来《地纪》撰写内容,将包括:

1.临床经验医案传承。暂时不考虑另外单独成书。

2.重新写地理志。等到他60岁之后,想周游世界各国,利用其天文地理知识与医学素养,来重新写地理志。因为目前市面上看到的各国地理志都是只有形,没有神。

他说,要研究的跟他们完全不同,这就是《地纪》了,比如说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人性如此,物产如此,与它的风水地理有何关系。

—————————————

(1)地纪之旅的首站—大陆

2007年12月至2010年3月,两年多时间,先后到大陆进行地纪之旅,写了7篇日记,随时上传到他的网页。都是来大陆旅行的所见所闻所感。

后续没再有其他旅行内容,也许因为各种事务离不开,没再去旅行,也许我掌握的资料不全。他想退休后周游列国的愿望成空了。

他当时的身体,应该无大碍,因为他2011年1月, 还发起“世纪之战”,向西医界挑战,三年为限。

—————————————

(2)地纪之旅的总体安排

2007年8月30日,倪师在美国佛州,写了地纪日记的前言,透露了整体安排。

他说,即将开始撰写《地纪》,为了顺利完成地纪,因此地纪之旅极为秘密。除了他自己之外,将无人知晓他的行踪所至。将所有的一切感受,记载于《地纪》中,将之故事化。

秘行的目的:不想被打扰而耗费时间。撰写地纪,不仅仅是帮助个人,而是想帮助更多的人,也为了重振华夏声威。

时间紧迫性:正在跟时间赛跑,生命有限,希望在有生之年,将《地纪》完成。(结果却是未遂他愿,成为未竟心愿。)

医者仁心。去某地之后,利用地纪日志来提醒当地居民要注意的事项,如此可以替该地居民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果听到某地有瘟疫等疫情流行时,他当会秘密亲自前往,将统一治疗处方开出来,公告到他的网页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料收集:希望大陆的乡亲们有好的数据,愿意提供的,表示欢迎。其中包括当地老一辈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区域性民众常用的草药类。如果他认为很重要,将会择期前往,但低调不打扰民众,对我国固有文化有帮助的数据,通通会收录到《地纪》之中,将传给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坐看让这些好的知识、好的经验再失传下去。还有文物古迹和散落各地的古籍。

撰写日记上传网页。每当离开某地时,会将当地的所见所闻,写成日记上传网页,让没机会行万里路的人,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民族的特有风俗。

期待的成果。不确定是否会遇到或发现失落的我国优质中药,和古文明的医学知识,如果收获丰盛,将与读者共享地纪成果。

神圣的使命。每遇庙宇中的普贤菩萨,都要参拜,心中默祷地告诉菩萨,自己必须要将此佛教医学,弘扬于世,愿菩萨的大愿得以实行,自己的愿望足矣。

—————————————

地纪日记1:四大药都之一,亳州(以下日记,均为摘要)

2007年12月7日出发,倪师前往合肥,于14日撰写了第一篇日记。

此行的行程,主要是先找到所需要的经方家失落的药物。因此第一站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安徽亳州市。

倪师去了当地最大的中医批发市场。他形容当时的心情“大开眼界”“一派生机”。他想找的是xx药,台湾现有的都不是真正的,所以无人得知真品的样子。

遇到纯朴药农,惊喜大收获。

向药农打听XX药时,还真有。怀着紧张的心情,看着药农翻箱倒柜,找出一个肮脏小塑料袋包装的黑色物。他将这些黑色片状物倒出来放在手掌上。倪师形容这种药“外皮黑,中间却呈现鲜X色”,“而最奇怪的是这种鲜X色,丝毫不因为灰尘而变暗无法掩盖住其天然的鲜亮的颜色”。可见其如此欢喜!

但是药农只有这一包药,而且药农说,不值钱,大方地送给了倪师。

心中只有患者。倪师如获至宝,他想,如果是真品,治疗肺癌将易如反掌。因为对于最凶险的肺癌,这药是唯一的有效药物。此药失散千年以上,至今已无人识得,也无人会用。目前这药价钱极其便宜,必须保密,一旦公开,药价必将水涨船高。受伤的必将是种植药物的药农,与肺癌患者。测试药物是否真品的过程,必须极其秘密才是。

亳州再发现—古籍。参观花戏楼时,无意中在摊位上发现两本非常有价值的古书。其中一本是诸葛武侯占卜书籍,属于易经术数内容。另一种是中医古籍。

九华山之行。我国四大佛教圣地。地藏菩萨佛祖立下的大愿:“众生渡尽,方正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汉唐中医 倪海厦 敬上12/14/2007 于中国大陆安徽合肥

—————————————

地纪日记2:四大药市之一,成都

他辗转到达了市郊的西南药市,非常大的药物集散地。他心中仍然惦记着那味治疗肺癌的专用药物XX。其结果是,没有人听说过这种药材的存在。

倪师心中感慨,真是神助顺利啊,居然让他第一次在安徽亳州,就发现了自己要找的药材XX。于是放弃了继续寻找XX药的企图。

惊喜第二大收获。药市中,有药商在卖虻虫和水蛭,这就是他要找的真正正品!经方里有一个汤剂叫做抵挡汤,现今中医已经不知道它的真正用途了。他想起一个自己的案例,孕妈妈身患子宫肿瘤,当时台湾就缺这2味药,倪师只能加强母体与胎儿的生命力,来对抗肿瘤的生长。结果倪师方法是准确的。

道教圣地—青城山。他是这样描述的“读者将在地纪中,看到我如何形容这个源自我国本土的第一宗教”。(注意倪师用词:“我国”,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倪师常年在国外,对台湾都没有感情,对祖国大陆更谈不上有感情。)

再次进入峨眉山—遇佛光乍现。

看到了普贤菩萨的四面金身像,这位菩萨掌管着世间健康寿命的神祉。见到了少见的云海,下山缆车中,透过玻璃向下看,云雾缭绕中,倪师看到了金色光圈把他乘坐的缆车黑影包围着。他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峨眉山佛光乍现吧。(感慨:倪师莫非真是奇人?否则为什么每到一处,都会有别人没有的收获?这可能就是他说的,地纪更重“神”)

在菩萨面前,心中默默祈祷:但愿我能将这佛门经方绝学传诸于世,解救世人不受疾病威胁。

希望不会误人子弟。倪师想起九华山寺庙中看到的十方地狱倪海厦:倪海厦先生撰写《地纪》的有关内容, 其中第七方地狱就是专门对付误人子弟的老师而设立的。他希望自己不会误人子弟,也希望世上所有的老师们都扪心自问一下。

汉唐中医 倪海厦 敬上12/21/2007 于中国大陆四川成都

—————————— ———

地纪日记3:四大药市之一,河南开封禹州市

他继续寻找良好质量的中药材。映入眼帘的是没落的感觉,没有成都和亳州繁荣,但是机缘却是很奥妙。

获国宝级老药师。倪师说,真正说明了,我国那句俗话“药不过禹州不香”或者说“药不过禹州不灵”。真是名符其实,实至名归。

因为倪师受益很大,所以我不想偷工减料,只能将原文字拍摄呈现给各位。为了不拉长文章篇幅,只能拍照。

倪师主要分享的是,幸遇师徒出身的老药师,好像遇到知音般,自己从中学到很多,也解决了许多过去心中的疑惑。

他说,非常幸运能够结识这位国宝级的中医师,更感谢他无私的传授,让他获益良多。

临走时,老药师还赠送倪师一句话:药物质量占50%,好的中医师占50%,二者加在一起,才是100%。

倪师感触良多,这不正是自己心中的想法吗?自己这次遇到真正的高手了!

老药师也告诉他,现在的中药师已经失去制药的精髓(备注:这是2008年1月说的话),制作出来的药物,只有其形,而无其神诸葛铁板神数,过去师徒传授的药师,现在已经寥寥无几,真是可惜啊。

再获宝贝。倪师在拜访一古寺时,找到我国宋朝邵康节写的河洛神数与铁板神数二书,还有一些关于风水的书籍。

在兴奋之余,他时常在想我国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一直存在的,只是需要我们去发掘去传承,这些宝贝知识是无价的,中华文化涵盖面非常之广,他将利用下半生时间,尽一切力量将之简化,同时翻译出来再传给下一代。

中国医药文化的传承只是整个大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散失的知识都有待我们去发掘,《地纪》将因此而更精彩更丰富。

他时常叹息自己的年纪大了,时间不够用,加上智能又不足,所以只能尽力而为了。

真诚的希望自己的学生中,能出现非常出类拔萃的人才,将这些最优质的古人智慧,继续延伸下去,不要再被荒烟蔓草所淹没了。

继续行走,造访了嵩山少林寺等许多古寺,还去找出真正的汉朝函谷关所在。

也在雪地中找到已经被麦田与杂草淹没的宋太祖赵匡胤的陵墓,它是正坐北朝南。(倪师说这样的风水好)

此行旅程虽然辛苦,但是心中却是兴奋的,当看到这些已经被人遗忘的历史文物时,真是百感交集,我大中华的文化是最伟大的,这话一点都不为过。

在雾气朦胧飘雪的时节中,离开了河南,回到台湾时裤脚上,还带着在赵匡胤陵墓周围小麦田里的泥巴,疲惫的身体,兴奋的心情,就是此行的结尾了。

汉唐中医倪海厦 谨记于河南省郑州2008/01/12

—————————————

地纪日记4:陕西之旅

在倪师的日记中,陕西是他旅行景点最多的省份,去的地方不胜枚举。也是他点评风水最多的省份。

最吸引他的就是出土的青铜剑,至今都未生锈,他成为“惊人的工艺品”。

他还惊叹舍利,可惜当时污染的渭水。

去了黄帝陵,称自己败兴而归,说明堂中的水池为人工修建,制作非常勉强,对岸的案山高过于坐山,外来欺主的格局,不配做皇帝的陵寝布局。

拜访了药王孙思邈的居所,大赞不同凡响,藏风纳气,山势平稳有情,灵山出圣人。

拜访了马超墓,当时看到无人打扫,荒废已久 ,因为他是名将,忠肝义胆,倪师特地向马超墓表示崇敬之意,毕竟现在这种人已经不多了。

再次进入咸阳,称赞汉武帝茂陵位置好,坐北向南,藏风纳气,帝王格局。他从汉景帝的陵寝出土的众多文物看诸葛铁板神数,知道当年帝王的奢华程度,慨叹百姓相当辛苦。

赞叹了西安最好的就是那里的小吃街,什么都有,点评“真棒”。慨叹,“吃”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大一部分。他联想到,外国人看到必然会傻眼。

他又跑去华山,弥补了他前几天因天气原因,没看到全貌的遗憾。这次看到华山的全貌了。慨叹“不见其真貌倪海厦:倪海厦先生撰写《地纪》的有关内容,无法将它描写的逼真”,“光说雄伟,不足以说出真貌,处处险峻 ”。他联想到,当年人们是如何登上华山的,不敢想象,处处危险。飞鸟难渡,不愧的西岳。

汉唐中医 倪海厦 谨记 于台北06/24/2008

—————————————

地纪日记5:塞内与塞外—山西

出访塞外。雁门关是区隔塞内外的地点。

抵达心仪已久的雁门关时,感触良多。历代以来,有多少名将在此扬威立万,古关日照依旧。

再获宝贝。最有名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当地的风水真是旺,难怪香火鼎盛,自古到今都是络绎不绝。在当地市集,居然找到明洪武年间刘伯温撰写有关易经卜卦的书籍诸葛铁板神数,还有一部古传丹方的医书, 其中还记载着传说中蒙汗药物等的制作与解法,鸡鸣五鼓香等,真是很难得得到的古医书,当然一定会大大增添地纪与天纪的内容,读者试想当时我有多开心。

浪漫的倪师。当日阴霾笼罩,他坐着公交车一路上看着来往的行人,黄土高原的尘土弥漫在空气中,他耳中的ipod 就在此时正好传关来这首Dust in the wind,歌曲内容原本是说人世间的一切, 到头来都是尘归尘,土归土,但是现在他却是看到尘土到处弥漫,也是一番风趣。

他赞美了榆次古城,值得一游,感受当年居住此地的人,应该很幸福很惬意。见到了历史上提到的并州府 ,表达了开心愉悦的一日游。

赞叹了娘子关和固关,表达喜爱之情“真是不虚此行”。

平遥古城,历经2700年,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古城仍在述说着当年的盛况,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一天,与两位济南医师碰面了。赞叹他们的优秀,称其仁医。倪师因此很敬重他们,不吝传授,并深信他们必将成为大陆之光。

汉唐中医 倪海厦 谨记于台北 07/21/2008

我很想知道,这两位医生是谁呢?如今,他们是否已经成为了伟大的中医生了?按照倪师的期望,继续振兴中医。

—————————————

地纪日记6:湖北武当山

倪师称,武当山是一次难得之旅,紫霞观为风水宝地。

登顶武当山,惊叹大自然界的奥妙,唯一发源于我国的道教圣地,坐落于此。难怪可以传之千年而不衰,人民之福。

惊讶襄樊古城的发展,却仍然保护古城的风貌。

这次的湖北行,在结束返台前一天,住在武汉,当时就已经下着大雨。

后来返台后,新闻报导说,武汉地区豪雨已经造成水灾,许多地区车辆被淹没,山洪爆发房屋倒塌,心里很难过。

这种天灾,有时实在无法避免,希望当地的民众,都能避开这类的苦难,同时感激当地民众对我的协助,谢谢你们的意见,很有用而且很宝贵。

汉唐中医 倪海厦 谨记于2009年06月02日

这样的倪海厦先生,你们是不是更喜欢了?

—————————————

地纪日记7:桂林阳朔

虽然地纪之旅,说好秘密出行,最后的这次旅行,还是与徒弟们相聚了。可以看出,倪师是位性情中人。开放旅游的目的,是现场面授更传神。

这应该也是他最后的一次地纪之旅。与大陆,也是他的乡亲们,欢聚结伴游,也是他开心的事情。

医德,保护患者隐私,令人尊敬的人。

提到了广西的刘老师,说他是自己非常推崇的大陆知名学者,集经方学与温病学说于一身。

最后,倪师批判了今日之温病派学者, 只学到叶天士的皮, 没有学到叶天士的骨与神,所以才造成今天中医无法抬头超越西医的窘境。

汉唐中医 倪海厦 谨记于2010年03月18日

—————————————

我花费了两天时间,终于整理完倪师的地纪日志。

篇幅很长,但实在不想再压缩,以便倪粉们,了解他更多一些。

从他的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会是骗子吗?会是对大陆没有感情的人吗?

向倪海厦先生致敬!

00:00/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倪海厦#​#倪海厦地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