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密码 > 太极八卦

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

2023-09-17 19:04:11  人看过

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

太极拳世代相传尽管仅有短短的300多年的历史,然而从它创编之后就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郝式、和式、李式八大流派。2007年3月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国内武术考古民俗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评审考察验收组,专程对河南温县申报的“中国太极拳发源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使考察组认定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是河南温县陈家沟。

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

一、太极拳创编

相传陈氏第一代传人陈卜,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5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居到河南怀庆府的温县常杨村。陈氏家丁兴旺,且常杨村多沟,几代后常杨村都是陈氏人居住,故易名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少年英武、性格豪爽,曾投反清复明义士李际遇进行反清活动。李际遇在河南登封举事,登封有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故陈王廷曾学习过少林武术。后李际遇事败被害,为了躲避清军追杀,陈王廷被迫隐居家中。为了实现心中抱负,也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东西以太极拳说立论的太极拳,以八卦学说立论的八卦掌,陈王廷晚年在家中潜心造拳,用毕心精力研究和创编新的武术套路。

陈王廷最初创编新式武术套路还是以防身自卫、注重技击为主要目的。陈王廷是明末清初人,明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记录的技击术已流传了上千年,且内容较为丰富,少林功夫也早已名扬天下,南派拳法则刚猛风格突出,怎样才能创编一套和已有的拳术风格迥异的新拳,这是陈王廷创拳的关键所在。陈王廷创编的新拳,在吸取借鉴大量古代流传下来的武术套路的基础上,借鉴了《纪效新书》中的许多技击技术,根据《易经》的阴阳学,以古太极图所蕴涵的哲理为基本拳理,突出了“以柔克刚、顺势化力、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特点,技击上讲究“四两拨千斤”、“后发制人”,将中国的道家养生术和中国的传统医术中的经络学作为拳术的内功依据并贯彻到创编的拳术套路之中,讲求内外兼修,从而明显地区别于风格勇猛剽悍的外家拳种。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丰富了中国武术内容,其本人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陈、杨、孙、武、吴各流派的产生

在300多年的传承过程中,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衍生出不同的流派。外行和一般读者要想区分出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郝式、和式、李式各式太极拳,首先要明白各式太极拳是如何产生的,从它们产生的过程来探究各自的不同,这样各种流派的太极拳就好辨别了。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第九代陈王廷创编,被命名为太极拳。此即太极拳这棵大树的主干,也就是后来的陈式太极拳。太极拳创编之后,陈氏家族世代沿袭习拳之风,代代都有名手产生,但没有摆脱过去只传本家人的习俗,虽然陈家沟流传有“喝了陈沟水,都会翘翘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的说法,但太极拳也仅是在陈家沟本地传播,直到清道光年间(约公元1830年)陈氏第十四代陈长兴时,太极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被称作“牌位先生”的陈长兴,将太极拳套路由原来的五路经过精简后,创造性地汇编为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炮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架”或“大架”;而和陈长兴同辈的另一太极名手陈有本,在原有的老架基础上对陈式太极拳进行了改造,舍弃了一些高难度的发劲动作,变发劲为蓄而待发,采用式架较老架小以太极拳说立论的太极拳,以八卦学说立论的八卦掌,转圈也较老架小,陈家沟人将这种拳称为“小圈拳”、“小架”。陈有本的弟子陈清平移居温县赵堡镇后在师传“小圈拳”的基础上又创编了新拳路,其特点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极为复杂,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赵堡架。李景延先生在陈清平先生所传赵堡架的基础上,创编出一种独特太极拳“忽雷架”。

由此可见,到陈氏十四代时,陈式太极拳本身就出现了陈长兴的大架一路、二路,陈有本的小架和其弟子陈清平的赵堡架。

此时陈长兴首次收外姓人为徒,将太极拳传于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杨露禅从陈家沟学拳后返回故里授拳。为了能适应当时社会一般练拳人的需要,杨露禅删改了陈式太极拳中原有的发力、纵跳、震足和难度较大的动作,并由其子修改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炼,逐渐定型为杨式大架。由于练法工整简易,再加上杨氏祖孙三代在北京传拳久负盛名,1928年后其孙杨澄甫又先后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传拳、收徒,故杨式太极拳在全国各大城市流传最广。

杨式太极拳产生后,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先跟同乡杨露禅、后去温县随陈清平学拳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再加上自己的学拳心得体会,创编了武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跟随杨露禅学太极拳并将所学传于儿子吴鉴泉,后吴鉴泉创编了吴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武禹襄传外甥李亦畲,李亦畲传郝为真,郝为真创郝式太极拳。而创编孙式太极拳的孙禄堂,早年拜形意名家郭云深学形意拳,后师从八卦名家程延华学八卦掌,最后又跟随郝为真学太极拳,集三拳法的精华,自创一派孙式太极。和式太极创编人为河南温县人和兆元,和兆元是陈清平的大弟子。李式太极拳创编人为河北武清人李瑞东,李瑞东师从王兰亭,王兰亭师从杨露禅,李瑞东以杨式拳种的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指挡捶、栽捶这五捶为要,糅入八卦掌等技法,创编出了太极五星捶,至此自成一派即李式太极拳。

三、各式传统太极拳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别

通过太极拳的创编和各式太极拳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到,无论哪个太极拳流派都是由最初的陈王廷以技击为目、以古太极图所蕴涵的哲理为拳理,吸收了各家拳术之长,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并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所创编出来的太极拳为源头,各式太极拳的产生无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而发展的,这就如同一棵树,它们同是一个根,却有着不同的枝干。因此虽然各式太极拳的姿势、风格、特点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拳理是一样的,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也基本一致,练拳的许多要领也是相同的。例如各式太极拳均要求心静体松、静心用意、呼吸自然、中正安舒、缓慢柔和,演练时动作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呈弧形运动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要圆活完整、虚实分明、连贯协调、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对人体各部位的姿势要求各派也都相同,如练拳时要做到眼平视、嘴微闭、舌顶上腭、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等等。

各式太极拳在技击上的要求也是一致的,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在对方未动前自己不可靠近,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抢先动作,做到“彼未动己先动”。太极拳和其他拳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讲究的是引进落空、后发制人,充分体现出发劲牵动四两拨千斤的特色。“太极打手歌”写出了各式太极拳技击的精要,歌云:

捋挤按须认真,

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

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

沾连黏随不丢顶。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各式传统太极拳的区别,即它们各自的风格和特点,以便于人们在欣赏太极拳时能区分出不同的门派。

陈式 陈式太极拳以松柔为本,刚柔相济,讲究缠丝劲法,发力时富有弹抖性,速度快慢相间,注重丹田内转,强调意、气、形的和谐统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缠丝劲、发劲,拳处处有缠绕,各式太极拳中独陈式有震足、纵跳,二路以发劲为主。

杨式 杨式太极拳舒展简洁,动作和顺轻灵沉稳,速度缓慢均匀,演练起来似大江流水滔滔不绝,似春蚕吐丝连绵不断。世人称杨式太极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

孙式 由于孙禄堂先学形意拳又学八卦掌再学太极拳,故糅合了形意、八卦、太极各家之长创编的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小巧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手相接,世人称孙式太极拳为“开合活步太极拳”。

吴式 满族人全佑先拜杨露禅学杨式大架,后又跟杨露禅次子班侯学小架,因此到全佑之子吴鉴泉(从汉人性)创吴式太极拳时,是在杨式小架的基础上创编的。吴式太极拳的突出特点是拳式小巧灵活、动作舒松、斜中寓直,拳架紧凑而开展以柔化著称。

武式 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创武式太极拳,他先从杨露禅学杨式后,又到河南温县赵堡镇从陈清平学陈式新架,在两式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心得独创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的老架和新架以太极拳说立论的太极拳,以八卦学说立论的八卦掌,也不同于杨式的大架和小架,在继承中又有发展而自成一派。武式太极拳的突出特点是姿势紧凑,动作小巧,步法虚实分明,出手不过足尖,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胸腹部在进退旋转中始终保持中心位置。

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