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十月太阳历与后羿射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彝族十月太阳历与后羿射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彝族十月太阳历与后羿射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远古先民很早就意识到物候周期性规律的存在。最初人们用岁来代表年(木星纪年法)干支历法的奥秘,当某人被问到年龄的时候,他会回答“我已经见过40次草木枯荣了”。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开始萌芽,先民们越来越认识到农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所以聚落之中会选定专人对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测量,并依据这些总结出的规律制定出历法。我们这个星球上所有远古文明的出现都会伴随历法的产生,而由于制定历法参照物的不同,又出现了阳历、阴历与阴阳合历的区别。中国古代汉族的历法就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即考虑了日照对农时的影响又考虑了月相便于普通人观察,这种阴阳合历配合天干地支纪年一直沿用至今。中国古代有据可考的历法有很多,是不是最初的主流历法就是阴阳合历呢?不会是这样的,因为最初的历法一定是相对简单的,而这种简单历法到复杂历法是在什么时代变化的,学术界的研究很多。笔者认为“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正是解开这一谜题的钥匙。按照人类认识世界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先民们最初制作的应该是阴历,毕竟观察月亮的变化规律相对简单干支历法的奥秘,之后由于农耕与纪年的需求太阳历替代了太阴历, 但是由于太阳历的日期不能反映月相,不利于被群众接受与认同,这就会造成民间历法的混乱,并因此耽误农事、祭祀。
按照《山海经》的记载,远古先民曾认为天上有十日,住在海外的扶桑树上,每月有一个太阳执勤,九个休息。历史上不断有学者对“十日”进行解释,古时的王充、朱熹,当代的刘宗迪都认识到“十日并出”的神话传说与古代历法有关,但他们的观点笔者并不认同。笔者认为远古先民认为天有十日是因为人们观察、测量到日照时间的长短是逐渐变化的,并据此认为天上其实有十个太阳,每个太阳奔跑的速度不一样造成了日照长短的不同,于是人们给太阳十兄弟起了名字,就是后世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那么,曾经的太阳历是怎样的呢?彝族十月太阳历却给我们提供了线索。彝族十月太阳历有人推测这种古老的历法源于远古的伏羲时代干支历法的奥秘彝族十月太阳历与后羿射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历法。十月太阳历以三十六日为一月,一年有十月,共计三百六十五天,岁尾的五天为过年祭祀日,每隔三年加一天,即闰年三百六十六天。这种历法用十二属相(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轮回纪日,轮回三次为一月。与中原汉族一样的十二属相让笔者有理由相信这种简单又精确的历法很可能是由中原流传到云贵大地的彝族的,就是说很有可能有一种类似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历法曾经在某一个时代在中原大地施行。
我们再来看后羿射日的神话:《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笔者认为历史上是不会有什么十日并出的自然现象出现的,很可能是由于当时太阳历的推广、使用不利,造成了民间历法混乱从而影响农事,造成“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的后果,这时尧的天文官后羿顺应时代推广了阴阳合历。所谓射落九日,指的是让民众认为天上就只有一个太阳,从而更方便民间对新推广的历法进行使用。
《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后羿是用“彤弓、素缯”射落的九个太阳。笔者认为弓其实代表月亮,即所谓“弓拉满月”,月亮的圆缺变化与拉弓的形态变化相对应,箭矢则代表日晷上的表杆。所谓后羿用“彤弓素缯”射落太阳指的是用以月亮圆缺变化为参照物的阴历和以日晷表杆代表的阳历相结合(即弓与箭的组合)代替了之前施行的类似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古老历法。(关于阴阳合历的优点及意义,本文不再详述。)按照淮南子记载后羿除了上射十日外还射杀了六种地上的动物“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这六种动物为何?笔者认为淮南子记载的后羿射杀的那六种动物其实就是当时多出来的地支。现在地支有十二个,分别为“子鼠,丑牛彝族十月太阳历与后羿射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舜之前的地支有可能是十八个,就是现有的十二地支加上后羿射杀的六个。舜之前流行的历法可能就是类似于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古中原太阳历,这种历法以十八地支纪日,每月三十六天(地支数两轮),以十天干纪月,一年有十月。由于这种历法在当时已近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舜遂让自己的天文官后羿推行新的阴阳合历与天干地支纪年法,而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就是这个过程的体现,所谓后羿射杀天上的太阳与地上的怪兽其实不是射杀而是抹杀。
至于十八地支中的蛇与修蛇重复,笔者认为修蛇一词在当时指的是鳄鱼。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