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
对于早期古老民族来说,仰望星空的普遍性则代表着对于日、月、星轮回变换的原始探索。
因为早期民族对于农业的格外关注,所以,带给人们不同气温感受以及河流涨落的日、月运转,则成了农业耕作的命脉。因为月球距地较近,变化周期非常明显,所以几乎所有古老文化的民族,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等,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这种以月相的规律变化而制定的历法,即太阴历。
古老的汉民族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而作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汉民族的历法在千年的日月轮转下也经住了时间的检验。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的汉历,据传于夏代所创,故称为夏历,1970年以后夏历才改称为我们现在所称的农历。虽然农历沿用至今,然而历法的制定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古代观测手段的缘故,历法往往在较长一段时期中的实际应用中会出现较大偏差,所以古人在不断的观察、发展中会引入其他手段辅以校正,“万物生长靠太阳”,因此,与温度息息相关的太阳则成了不二之选,由此干支纪年法以及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变应运而生了,所以准确来说,包含二十四节气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为了提高准确度以适农时的以月相变化为基础阴阳合历。
月相,简单来说就是月亮的相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直白的月相描述。其实古人对于月相变化是有专用词汇的,这里我们着重认识:朔、望。
朔,字从逆省,从月。“逆”意为“走向新来者”。“逆”省与“月”联合起来表示“迎接新月”,因此,古人将完全看不到月亮那天的月相称为朔月,这一天也叫作朔日,即农历的初一。
因为古代统治者“受命于天”的思想,由“朔”也延伸了一系列词汇,正朔则是其中的典范代表。
正,岁之始也,朔,月之始也。所以正朔就成了早期历法定年月的基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农历是没有一月这种叫法的,农历的一月称为正(zhēng)月。(始皇帝嬴政,避讳故,改去声为阴平)《礼记·大传》中记载:“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自古以来,正朔就是天子权利的象征。农历制定之初,夏天子便为之正朔,以农历正月为岁首。后世朝代曾几经变化,如我们所熟知的《七月》中“七月流火”句,前一时间北大校长还因此闹了笑话。七月按常识来说,理所应当为一年之中的最热月,那么“七月流火”又是七月又有火,是不是形容天气炎热呢?我们先说“流火”,流火是什么意思?其实并不是形容空气热到如同流动的火焰,火,指大火星。流。指落下,这里指西落。大火星由中天逐渐西降代表暑气渐消,秋将至也。那么为什么是七月呢?七月暑气不该正盛吗?这里就要说回正朔,周代依然沿用的是以月相变化为基础的夏历,但为了宣示受命于天,周天子便将夏历的十一月定为岁首,称为周正。因此“七月流火”中的七月应往后顺延两个月,即夏历九月,如果知道这个原因,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早于商、周、秦之时,冬至曾为“新年”,这一天之后,白昼时间开始回升。因此冬至又有亚年、小年之称,我们常说的“冬至大如年”也与此有关。直到西汉武帝时期,颁布《太初历》,才又将岁首定为正月,且首次引入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朔”,还有很多美好的寓意,今人广泛将其用于人名,也包含了这种对于新生的美好祝愿。
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在农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望月。因此在农历中又将十五日称为“望日”。我们最常听到的望月之日就是中秋节了,因为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人们为什么会在月满之时盼望团圆,望日有什么含义吗?望日,即满月之日。大月十六,小月十五。所以我们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应是大月十六圆,小月的月亮还是十五圆。月亮的由缺变圆让人联想到家人的重逢团圆是毋庸置疑的,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这是望字本身的另一层意思:家人盼望着流亡在外的人回来。这就是月满重圆的望日或中秋节文化内涵的由来。
了解望朔月相及其延伸文化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历法的进一步探索。
可以看出,月相的变化对于古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不仅是制定一套时间标准用于记录或者农事或者战事亦或者寄予人们的美好期盼,同时也具有王命天授的浓厚政治色彩。
阴历,以一个月相周期的朔望月变化,即一个月满到下一个月满或者一个月初到下一个月初,规定了一个月的长短为29(小月又称小尽)或30天(大月又称大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农历月份没有31或者28天。最早又因为农作物成熟周期,即因照温度的轮转,规定一年为12个望朔周期,称为年,年者,谷熟也。值得注意的是,阴历是没有季节意义的。
这就是早期阴历所遵循的年月法则,短时期的使用不会有较大问题。但是历法的使用,往往要历经几朝几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他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前面我们说到,万物生长靠太阳,但是阴历的制定却是完全依照月相变化这一便于观察的参考物为基础的。月球绕地一圈大致为29天半,阴历一年因此是354或者355天,但是一年却是以谷物收种的轮回为标准的,这个标准显然是参照的植物赖以生存的温度变化,也就是太阳。我们现在知道,地球绕太阳的一年是365天又四分之一日。这样的话,阴历年与阳历年,一年就相差了近11天。一年两年差11天没啥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是十年二十年,那么便相差三个月、六个月。这样的差距我们今天是无法接受的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代中国人更是无法接受的。在使用中人们便逐渐发现。月份与温度之前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冬夏倒置,六月飞雪,比如早期人们耕作为三月四月天气转暖之日,较长一段时期后干支历法是什么意思,人们发现三月却是下着鹅毛大雪。而且这样的变化是持续的,也就是说今年的3月是春天,十年后的三月可能是冬天,再往后也可能是秋天夏天。这对四季的界定以及农时节候产生了非常大的不便,也对受命于天的统治者不能准确预报物候也带来了巨大的统治危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慧的古人就在以月相变化为基础的阴历上补充了太阳的变化,这便是中国阳历——干支历,并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和置闰法来调和阴阳。所以,从本质上来看,二十四节气是属于阳历。这就是我上文说到传统农历为阴阳合历的缘故。
这种进步无疑是空前的,也是农历在历经千年仍然可以准确指导农时的根本所在,这从根本上给予了农历源源不竭的生命力并使其沿用至今。
干支历,即使用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干支历法是什么意思,组成60个基本单位,形成六十循环来记录年月日时的纪元法,十二月建及二十四节气是其基本内容。
古人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平面称为黄道面,通过观察一年中太阳的不同位置,将其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份15°并分别命名。这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由来,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细分为十二节和十二气,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
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因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特殊性,我们不难推测,这两个节气应该是最早确定的节气。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古代先民就用土圭测影法准确的表述了这个昼最短夜最长的“日短节”——冬至。从这一点可以知道干支历法是什么意思,从早期历法将冬至日定为年也就不难理解了。二十四节气最早是采用“平气法”来划分节气,即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约365天)平均分为12等份,称为“气”;再把相邻“气”之间的日期等分,称为“节”。也就是说两个节之间的被称为气,因此气也被称作中气,这一点很好理解,掌握它对后面置闰法的了解会有很大裨益。
平气法划分出的每个节气之间日期相同,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因为以两个冬至为标准点,平气法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古人将一个太阳年划分为季、节、气、候,他们认为五天物候就会发生变化,三个五天就是半个月,就是一个节气出现了,六个节气出现就是一个季,四季出现就是一年。所以一年有四季,十二节,十二气,七十二候。由于“平气法”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与实际天象不符。我们现行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来自于西洋传教士的“定气法”,这种方法摒弃均分而采用太阳实际位置界定,在同样将黄道面均分为24等份后,以春分0°为起点,太阳每过15°为一个节气,虽然天数不像平气法那样固定,但这符合了客观天体的运行规律,这种取舍对于追求精准的历法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十二个月份。“月建”为一个月的始立,“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十二,源于中国古代对周天的一种划分法,大体是将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等分为十二个部分,用地平方位中的十二支名称来表示,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故称,十二地支,也是我们常用十二时辰的由来。(十天干的由来说法不一,且不在本文讨论讨论范围,有兴趣者可自行查阅资料。)
它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划分的节气月,因此并不是以阴历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十二节令为依据,将十二的节令以立春为始,配十二地支形成了十二个建月:正月建寅……依次类推。即干支历的寅月月首为农历的立春日。夏正采用的就是寅正,以正月为岁首是也。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大致对早期历法的制定、相关名词及延伸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在古人孜孜不倦的观测和精益求精的改良中,这种以阴历朔望月变化为主体,辅以干支历(阳历)二十四节气及十二建月的历法,以一种睥睨万物的无上姿态站立在了华夏文明最璀璨的顶端,并以历久弥新的气魄沿用至今。伟哉!
如果说干支历的辅助,赋予了指导农时的阴历以新生的话,那么置闰法的引入,则为追求精准的历法提供了生命的动力。可以说没有置闰,就绝不会有农历在后世的沿用。
闰,本意为多余。不同于公历的大致四年一闰(描述并不准确),视公历2月的天数划定闰年平年,农历的闰则是闰月,上文说到,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阴历年与太阳年(又称回归年)大致每年相差接近11天,闰月的办法则是为了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尚书·尧典》中记载的:“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便是此意。
置,放也。在以月相变化为一年的阴历中,选定于某年多放一个月,以此来抵消与太阳年的时差,这种方法叫做置闰法。值得注意的是,闰月的范式与干支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但是干支历中绝不会出现闰月,它一定是十二个月为一个循环。
这多出来的一个月,表面上看是多出来的,其实是前几年欠下的,今年一并补上而已。有趣的是,置闰法产生之前,时差的校正是每隔几年由酋长、君主等统治者决定并发布诏令,统一修改的,西方同样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古罗马还因此上演一场荒唐的闹剧(参照百度词条:罗马历)。
从现有文献看,我过最早于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 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
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那么究竟几年闰月,又该闰几月呢?有碍于早期古人的观测手段及天文观念,并不能准确的规定年份及月份,只能采用固定置闰,即19年置7闰的闰周,即每2-3年置一个闰月的周期。”孔传:“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觉得先秦历法有诸多弊病,于是下令制定新的历法,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绞尽脑汁,制定了《太初历》,从此中国的历法中有了设置闰月的明确规则。闰月的规定以平气法中的冬至为参照标准,闰月是为了定四季,因为冬至总是出现在冬月建子,即夏正十一月。通过上文表述的节、气原则,则将只有节没有气的阴历月置为上个月的闰月,即所谓无中气月置闰。
了解这个置闰规则后,我们来看几个特殊闰月,分别是闰冬月、闰十二月、闰正月。因为公历1月左右,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快,所以中气间隔时间短,因此农历的这三个月的闰月称为罕见闰月,例如最为罕见的闰十二月,上一个闰十二月出现在16世纪,下一个则出现在34世纪,可见其罕见程度,闰十二月年份的下一年,一定是春节最晚的年份。与此相当,闰正月的出现次数也极为罕见,闰正月的当年一定是春节最早的年份。在正月至十一月后的闰月带来的“双节日”、“双生日”我国的传统做法是“过前不过后”,根据民俗,出现在闰月里的节日是不当做节日的,一般来说并没有两个农历节日或两个生日的说法,但是十二月不在此列,农历十二月一般被误称为腊月,其实腊月表示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并非是十二月的别称,如果一年有两个十二月,即闰十二月,那么第一个十二月是“十二月”,第二个则称为“腊月”。腊八、除夕、小年等节日均属于腊月,闰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为岁末。因为闰十二月的极度罕见,往往几世几代也不会出现一次,所以人们普遍将农历十二月统称为腊月也就不难理解了。
关于中国古代历法的知识,单凭个人的皓首穷经是绝不得窥其全貌的,至于他积淀千年的文化内涵和天文意义,也远不是几代人可以洞察成竹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2019/10/28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词条
维基百科词条
《中国古代历法》张培瑜、薄树人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十史朔闰表》陈垣,商务印书馆
《古代天文历法研究》郑慧生,河南大学出版社
《夏小正》中国知网《中国大书典》
《史记·孝武本纪》司马迁,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余世存,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