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密码 > 太极八卦

太极拳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

2023-09-03 16:01:23  人看过

太极拳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有种种说法,仅宋代以前的太极拳起源传说就包括老子创拳说、南北朝韩拱月创拳说、唐朝许宣平创拳说、唐朝李道子创拳说及宋徽宗时期武当丹士张三峰创拳说数种。

太极拳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

在各种太极拳起源的说法中,年代最为久远的就是老子创拳说。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道家的始祖,其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而太极拳的理论源头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其中大部分内容可以和太极拳的体用相印证,并且能够指导太极拳的理论和体用。如:“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就说明“柔胜刚”、“弱者道之用”、“为道日损”等理论,从而使太极拳从“拳”上升到“道”,进入“无为而不为”的境界。

赵堡、杜元化在《太极拳正宗》一书中,关于太极拳之溯始中写道:“此拳何自来乎?有歌为证,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传于拳术,教成神仙。”这里的宓子即宓喜,是老子的高足。再加上“传与拳术,教成神仙”太极八卦的来历,便有人认为太极拳为老子所创。但关于这种说法无法确切考证,无论太极拳是否是老子所创,老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都为太极拳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是太极拳探索发展的思想宝库。

也有人认为是唐代的许宣平创编了太极拳。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据《唐诗纪事本末》记载:唐睿宗景云年间,许宣平隐居在城阳山的南坞,盖了一所小草房居住。他以打柴为生,时常担着柴到城里去卖,柴担上常常挂着一只花葫芦和一根弯曲的竹杖,醉后便腾腾地拄着竹杖回山。许宣平还很喜欢写诗,而且造诣很高。天宝年间,李白东游途中听到了他的诗,就向别人四处打听许宣平的情况。李白于是就到新安游历,越岭翻山,寻访许宣平,结果却寻访不到,就在他的小草房的墙壁上题诗道:“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唐诗纪事本末》还记载许宣平是个武林高手,说他“辟谷不食,行如奔马”。据传:许宣平编创的太极拳共有37式动作,其中有很多动作名称与现在流传的太极拳名称相同或近似,练习方法为单势练习,一式练成,再练一式,不分次序,练习者自己选择,至37式逐一练成,动作自然连贯、一气呵成。

太极拳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

还有人认为是唐朝的李道子开创了太极拳。李道子,唐朝江南安庆(即今安徽潜山县)人。据传:李道子所创的太极拳曾传给宋时江南宁国府的俞氏。明代宋远桥在其《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中叙述:他当时游历到安徽泾县,因闻当地俞家练太极拳功,便去拜访。因问源流,俞氏言,系唐时李道子所传,俞门代代相承。

据武当《太和山志》记载:明朝正德年间也有一个在武当山南岩宫修道的李姓道人,书中描述的李姓道人的生性、形貌,与宋远桥所述当时在武当山的所见基本一致,被普遍认为是唐朝的李道子。有关李道子的记载充满了神话色彩,使李道子创拳说的可信性大大降低。

在太极拳起源的诸种说法中,张三峰创拳说很容易给人造成误会,因为这里的张三峰是宋朝的武当丹士,并非元明之际的张三丰。

元明时期的张三丰周游各地访道,曾在陕西宝鸡山中短期隐居,山中有三峰峙立,于是自号“三峰居士”。后来,张三丰得知刘宋时有邪道“三峰采战术”,遂弃此号不用。但由此也给世人造成了极大的误会,很多人以为历史上只有一个张三丰,即元明之际的张三丰。实际上,在宋朝还有一个卓有成就的武当丹士张三峰。据黄宗羲《王征南的墓志铭》记载:宋朝张三峰曾得到皇帝(徽宗)的召见,因为道路堵塞没有去成。结果当天晚上太极拳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他就梦见玄武大帝教给他一套拳法,第二天就能够“以单丁杀贼百余”。可见在宋末即有道士张三峰及以静制动的拳法。此外,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版的《宁波府志》中、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华曹元所著《国术》等书,也都认为是这位北宋的张三峰创立了内家拳。

从张三峰“自思读道德经数十年不解,一夜之间了然于心。若非太上之神智,启我之愚痴,则不能也”的记载来看,张三峰的拳法以老子《道德经》的心法所感而成太极八卦的来历,与以后的武当内家拳不相一致。张三峰的内家拳在后来的流传中,有被扩充为形意拳,有被发展为太极拳。如明朝时期流传盛行在江南一带的张松溪太极拳(又称南派太极拳),就是由北宋武当张三峰内家拳发展而来。

以上四种有关太极拳的起源虽各有说法,但却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和考证。这些人或许对太极拳的开创具有一定的贡献,但关于太极拳起源的最大争议目前却不是出现在这些源头上,而是元明之际张三丰创拳说与陈王庭创拳说之争上。

现在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元明之际的张三丰创造了太极拳。据《武当秘鉴》作者乾宣道长严嘉康记载:张三丰先后创编无极拳十二式、太和拳八式、太极拳十六式。后来又将这三种拳术的精华融为一体,创编了太极拳三十六式,这套拳法又逐步扩充为一百零八式,称为三丰太极拳或武当太极拳。

三丰太极拳后经山西人王宗岳、河南人蒋发传入温县陈家沟。陈家沟的陈长兴经过收集整理,将太极拳定型为陈氏老架一路和二路(炮锤),后来产生杨、吴、武、孙等其他流派。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明末清初河南陈家沟的陈王庭开创了太极拳,然后世代相传,到十四世陈长兴时,在祖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炼归纳,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

陈王庭是明末文庠生、清初武庠生,文武双全太极拳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却一直不受清朝廷的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便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的长拳,博采众家精华,发明创造出了一套新型拳术,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太极拳。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陈王庭能够开创太极拳,一方面是吸取了陈氏家族的祖传武术,另一方面还和整理明代民间武术的戚继光密切相关。

我国武术历史悠久,发展到明代,拳种已经很多。这些拳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戚继光为了训练士卒,从民间著名的16家拳法中吸取32个姿势编成套路,也就是“拳经32式”,成为士兵练习刀、枪、剑、棍的“武艺之源”。陈王庭晚于戚继光半个多世纪,他在整理民间武术套路时受戚继光的影响很大,从戚继光的“拳经32式”中吸取了29式。最后,陈王庭在陈氏祖传拳术和民间拳术的基础上,创编了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新拳术——太极拳。

关于上述这段历史,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陈王庭开创的武术是炮锤,偏于刚猛,并不是后来流传的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而陈氏第十四世代传人陈长兴将家族所传的炮锤与张三丰的太极拳相糅合,开创了流传甚广的陈氏太极拳。其理由是:张三丰太极拳在近代的传播,是由王宗岳传给弟子蒋发而连续继承下来的。陈氏太极拳的开创正是由于蒋发将张三丰太极拳传授给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他由此总结才创编了著名的陈氏太极拳。此后由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由此逐步发展为陈、杨、吴、武、赵堡等太极流派。

陈氏太极拳传人陈鑫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载有“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杜育万为赵堡传人。)可见陈鑫当时也承认太极拳得传于王宗岳、蒋发。年逾百岁的考古学家、太极名师吴图南先生,早在1917年就到访过陈家沟,亲耳听到陈鑫的介绍。据陈鑫讲述:陈家世传炮捶,属少林拳,已有几百年历史,村人称他们为“炮捶陈家”。太极拳是河南人蒋发传给陈长兴的。由此可见,上述历史当时在陈家沟也是被人们公认的。

武氏太极拳的传人李亦畲在《太极拳小序》中也记载:“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这是近代关于太极拳源流最早的文字记载。李亦畲写序时,杨露禅、武禹襄都健在,所以《太极拳小序》被认为是目前最可信之作。

杨氏太极拳传人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写道:“先大父更诏之日,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兴师,乃蒋先生发唯一之弟子。”可见,杨氏太极拳的传人也认同:陈氏太极拳是由陈氏祖传武术与张三丰太极拳糅合开创的。

以上有关太极拳起源的种种说法虽然一直存有争议,但仍有一条脉络是清晰且有据可考的,那就是陈氏十四世传人陈长兴师承了近代太极拳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并吸收和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将太极拳进一步完善。后来又经陈长兴弟子杨露蝉的广泛传播,形成了杨、吴、武、孙各个流派,太极拳由此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

如今,太极拳已被成功列入全运会及亚运会的比赛项目,为其推广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太极拳虽然没能成为北京奥运的正式比赛项目,但经国际奥委会授权,在奥运会期间将举办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比赛。这些奥运武术比赛有别于奥运的28个正式项目,但会颁发经国际奥委会确认的奖牌。

太极拳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

拓展资料:

太极拳 (中国武术中的拳法)

太极拳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4]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3月太极八卦的来历,全国人大代表将该项目的申遗紧迫性写进了提案。来自河南代表团的李光宇等33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太极拳申遗工作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的建议》。

天下太极出武当:1.张三丰在武当创拳——2. 太极拳传刘古泉(云游道人,张三丰徒)——3. 刘古泉传与王宗岳——王宗岳著《太极拳论》,并传拳与蒋发——4. 蒋发避难流落至河南温县遇陈王廷,传其太极拳论及拳法——5. 陈王廷对太极拳进行改进与发扬传至陈长兴 ——6.—陈长兴创造性的发展了太极拳,一时名声大噪,流传甚广,此为陈氏太极拳 —— 7.河北人杨露禅至陈家沟拜师与陈长兴,学得太极拳,此为杨氏太极拳 ——8 后发展演变出吴,孙,吴等各派太极拳.

一言以蔽之,中国太极武当源,三丰太极宗岳传,陈杨吴孙武各派,赵堡太极是母拳(山西赵堡王宗岳)

已赞过已踩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