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隐藏着一部战国时期的古四分历
《周易》中隐藏着一部战国时期的古四分历
《周易》之中,隐藏着一部历法。
这部历法,就是战国时期的古四分历。
无论是从日月运行的周期数据还是岁首的建正、日月躔次及其他天象……等等多个方面来看,《周易》中使用的历法都是战国时期的历法,确证其作者必然是战国时期之人!
战国
一、“日月明易”——《周易》中的太阳周期
一部历法的关键,需要掌握两个重要的周期数据:
一是太阳的运行周期《周易》中隐藏着一部战国时期的古四分历,二是月亮的运行周期。
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易传《系辞》
先来说说太阳的运行周期。
战国时期使用的历法据说有六历之多,但本质上都是“四分历”,使用的日月周期数据都是相同的。
所谓四分历,就是把太阳运行一周的周期定为365.25天,整数后面余出来的这0.25天,正是四分之一天,所以得名“四分”历。
公转365.25天
巧的是,我们说过,《周易》中有以爻数代指日数的构思,第365爻在《周易》中,有着特殊和重要的地位。
这一爻,作者将它写在名为《中孚》卦的九五爻中,爻辞曰“有孚,挛如”。
卦名和爻辞中的连续两个“孚”字,表现出了作者极其巧妙的构思:
《中孚》卦
我们说过,《周易》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孚”字,“孚”又通作“复”,也是《周易》中的卦名,而且《中孚》和《复》这两个卦,在卦气学说中都是表示冬至一阳来复的卦,而历法上的冬至,恰好标志着一个太阳周期365天的开始和结束。
卦气图上的《中孚》和《复》都在冬至
更巧的是,《中孚》这一卦的九二爻,爻辞说的是:“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这句话巧在何处?因为“鹤鸣夜半,鸡知将旦”(《淮南子.说山》),鹤鸣的时间是在夜半子时,因此爻辞中的“子”周易天文历法密码系列之三,也暗喻着子时夜半,而根据爻位的上下相应原则,与九二爻的鸣鹤相应的“子”,就是《中孚》的九五爻,也就是《周易》的第365爻!
冬至夜半子时,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更巧的是,《周易》的第366爻,在子时夜半的鹤鸣之后,作者写道“翰音登于天”。
这个翰音,就是那夜半之后,破晓之前啼鸣的鸡!
“鸡曰翰音”。《礼记·曲礼下》
因此周易天文历法密码系列之三,《中孚》这句美丽的诗句背后,隐藏的真实是:北斗建子之月的夜半子时,是历法上理想的冬至时刻,也是一个太阳运行周期的理想起点。
“历始冬至,月先建子,时平夜半。”(《后汉书· 律历志》 )
北斗建子
二、《周易》中的月亮周期
战国四分历中,月亮运行一周的周期,被定为29又499/940日,大约是29.5308天,古人称为“朔策”。
根据这个朔策,一年十二个月的长度,大约就是354天略多。
巧的是,《周易》中的第354爻之后的周易天文历法密码系列之三,卦名叫做《节》——“节”,便是逢年过节的节。
更巧的是,《周易》全书64卦,共计384爻,不多不少恰恰是一个闰年(含十三个朔望月)的天数。
以384除以13,得到的数值是29.5384,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均与四分历的朔策数值完全相同。
月亮运行一周约29.5天
我们不好说当初创造了六十四卦体系的那位大神是否一开始就有以卦爻对应天数的想法,但对于《周易》一书而言,这是确凿无疑的。
因为我们说过,《周易》第384爻位于《未济》卦中,卦辞中描述的是一个日月相会在尾宿的朔日天象。以一月的第一天朔日做为全书的结尾,体现的是作者周而复始的寓意。
朔日
就连扬雄仿照《周易》所作的《太玄》也是如此做的:《太玄经》共八十一首,每首九句,一共是729句,再加上两句仿《周易》的“乾坤二用”所作的赞辞,一共是731句,一半昼用,一半夜用《周易》中隐藏着一部战国时期的古四分历,恰好是一年365天的一倍。
更巧的是,扬雄的《太玄》,是将冬至之卦《中孚》排在了全书的首位,命名为“中”。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