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法纪年,用十天干和十二相组合的区别
干支纪年法纪年,用十天干和十二相组合的区别
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
“岁”表示某一节气到来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正月初一至来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
“时”最早是用来表示季节,一年四时,后来用来表示时辰干支历法怎么算,古人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相当于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我们现在说的一日24小时,这个小时就是小的时辰的意思。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组合,自甲子始,至癸亥止,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
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法从东汉开始,迄今未间断。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
(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
如1644年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
这种纪年法一般有如下几种模式:“岁次(岁在)某某(干支)”,这种模式最常见,或直接说“某某 (干支)年”,这种模式也较习见干支纪年法纪年,用十天干和十二相组合的区别,但一般行文时在用这种纪年法前通常已经交代了具体年号,不致让行文显得突兀。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自官方到民间一直有使用,与纪年一样,一年十二月,也是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五年一个周期。
各月起始点的定义,并非历法中的朔日,而指的是各月节气,此故,二月就定义成从惊蛰(二月节)至清明(三月节)前一日,余类推。以节气为各月之始的规矩,或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干支纪日法
在古代最重要的是用干支纪日,甲骨文中已经有完整的六十甲子纪日的骨片,也可以看作是古人最早的日历牌。
根据文献资料,确定我国干支纪日从鲁隐公三年周历二月己巳日("日有食之", 周平王五十一年,换算为公元前720年2月22日)至今没有间断过。
古人纪日时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由于年、月、节气的时间长度参差不齐干支纪年法纪年,用十天干和十二相组合的区别,随着历法的调整,而各有不同。
但是,采用干支纪日法后,由于周而复始干支历法怎么算,不间断,无零数,因而成为推算几千年来历法的重要工具。
干支纪时
由于每天十二辰都是固定的,如再配以天干,就成了干支纪辰,即干支纪时法。
它也是用干支相配的六十甲子干支历法怎么算,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以五天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