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界的一种运用现象学观点和方法考察研究
电影理论界的一种运用现象学观点和方法考察研究
【后电影时代】推出#影史常识#栏目
定期推送中外电影史通识内容
力求全网最明晰,欢迎关注
Part.1
概念内涵
西方电影理论界的一种运用现象学观点和方法考察研究电影的理论主张。代表人物有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艾佛和艾吉尔等。其说认为,在电影影像中,是世界本身向人们透露信息,不是人们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世界,而是人们通过电影的纯粹性描述进入世界。
Part.2
来源及发展
电影现象学受现象学哲学(即超验现象学)观点影响的电影理论研究。现象学是西方现代主要哲学思潮之一、其影响几乎遍及一切人文领域。创始人为德国哲学家爱德蒙德·胡塞尔( serl)。现象学的基本意图是:悬搁对于客观现实存在的信念,摆脱对于事物的因果解释和一切未经考察的假设,直接“诉诸事情本身”,即诉诸现象。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通过现象学还原,其步骤有三:
(1)现象还原:把客观事物的表象和客观存在的经验变成呈现在我们的“直接经验”中的东西,从面向客体到面向主体、意识;
(2)理念还原:通过本质的洞察和直观来研究一切现象影相学知识,即全部纯粹意识或“构造着的意识”的本质和结构;
(3)先验还原:排除掉一切经验因素,剩下先验的自我及其构成物,即一切现象都是先验自我的产物:先验自我通过我思活动构成我思对象。
现象学美学是和现象学哲学一起发展起来的一个美学流派。胡塞尔的学生波兰哲学家罗曼·英加登()认为,康拉德的《美学对象》是第一部现象学美学著作。但公认的现象学美学的代表人物却是英加登和法国哲学家米凯尔·杜夫海纳()。英加登的代表作品是《文学的艺术作品》,杜夫海纳的代表作品是《审美经验现象学》。现象学思想在德国和法国影响很大。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的理论观点和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的理论观点都吸收了现象学的思想因素。麦茨的理论观点中也有现象学思想的因素(例如麦茨关于电影状态的观点)。现象学思想对于电影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但迄今为止电影理论界的一种运用现象学观点和方法考察研究,并未形成一种全面贯彻现象学立场的电影现象学研究规范。
Part.3
当代电影现象学
作为电影现象学思潮的代表人物,维维安·索布切克( )无疑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理论家之一。20 世纪 90 年代影相学知识,索布切克的著作《 眼目所及:电影经验现象学 》(The of the Eye:A of Film )在美国学界引起巨大反响,推动了现象学作为一种电影研究方法论的复兴。她坚定不移地以莫里斯·梅洛-庞蒂( -Ponty)“ 存在主义现象学 ” 为理论基石来探讨电影的具身存在方式。在其后的一系列文章及著作[以《肉体思想:具身化和活动影像文化 》( : and Image )为代表 ]中,索布切克对观众的身体感知和影像中的身体展开实证研究,强调存在于世界的物质体验。总体而言,在索布切克的电影研究中电影理论界的一种运用现象学观点和方法考察研究,“ 身体 ”作为根本性的思考对象呈现出了三副不同的面孔,即“ 电影身体 ”、“ 观众身体 ”和“ 影像身体 ”。她的电影现象学理论不仅为人们认识电影和定义电影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更直接促进了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电影经验研究向“ 触感 ”(The ) 和“ 具身 ”(The )维度的转变。
索布切克恪守现象学“ 面对事实本身 ”的基本原则,将电影、世界、 观众联系在一起,以“ 身体 ”为切入点来研究电影具身经验,从而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电影本体论思想。作为一个尚未定性的电影理论议题,电影具身经验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影相学知识,这才是电影现象学研究得 以持续的可能。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