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生太极太极生八卦 老子所说的“二、三”是指空间维度
本文核心观点:老子所说的“一、二、三”是指空间维度:一、二、三维。维度通过迭代产生。
【提示:1.本文用现代科学词汇解释古文两仪生太极太极生八卦,含主观推测,不是科普。2.多图预警。阅读请留意。】
01
现代科学认为,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古人是怎么认为呢?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经》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基本意思是,宇宙从一个点开始,由少到多,逐步扩大。
但古人的说法使用了很多数字,含义不太清晰。后人的解读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本文将揭开其中的奥秘,详解这些概念的物理含义。
中学时代,我们学过细胞分裂的模式: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数量呈指数级增加。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分裂增长的模式现代人非常熟悉,在读古文时,很容易套用这种模式去理解古人所表达的内容。
但是,老子和《易经》所讲的,不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而是宇宙的诞生和发展,情况完全不同。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强字之曰道。”
意思是:在天地出现之前,就有一“物”存在。但是,它处于虚空无形的状态,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它,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做“道”。
接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一段看似简单两仪生太极太极生八卦,却很难理解,自古以来,各种解读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三”代表什么,难成共识。
常见的解读有以下几种:
“二代表阴和阳,阴阳代表男女,男女交合生出孩子是三。”
“阴阳不断运动,形成第三种状态——和气或冲气为三。”
“三是指三才,也就是天、地、人。”
“三是指器,即有形的物体。”
“三是虚数,三代表多,如:三人成『众』”……等等。
作为一个理工直男,不喜欢说话没有逻辑,不讲道理。
说实话,以上的解读我就不太喜欢。
比如,说“三”代表人,或男女交合生出的孩子——老子明明在后面说“三生万物”,怎么会先出现人,后出现万物呢?明显逻辑混乱。
说“三”代表冲气或和气——经典中并没有把冲气或和气当做一种独立的元素或单位,也不合理。
说”三“指有形物体,或“三”是虚指,代表多——”万物“也是多,也是有形物体,何必再说”三生万物“呢?
有时我们会把自己解释不清的问题,推到古人身上,说他们表达含混,这样我们就不用解释了。
我认为,老子说的话是严谨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就是三,不可能一会儿虚一会儿实。
02
我们再看看《易经》怎么说。
「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段话基本没什么歧义。
太极指”道“;
两仪指”阴、阳“;
四象指”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八卦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了解二进制的同学,对这种演变方式会很熟悉。
假如用0代表阴,1代表阳,那么0和1两两交互组合共有四种方式,即:00、01、10、11;
这四种组合就是四象,它们与0、1再次交互组合就形成八卦。
卦符的读取是从下向上读,如图中四象和八卦旁的小箭头所指方向。比如兑卦”☱“,从下往上读为“阳阳阴”,二进制表示为:110。
老子和《易经》都在描述宇宙的创生过程,但说法有所不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只靠说文解字或者历史考据是不够的,因为宇宙创生是个物理问题,需要引入现代物理学的知识才能搞明白。
03
关于宇宙的起源问题,目前最有影响的理论是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从一个奇点开始迅速膨胀,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膨胀中。如图所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听到这个理论,直观想象情景是:在漆黑空旷的虚空中,于138亿年前的某个时间点,有一个小小的奇点突然爆炸,并迅速膨胀,进而形成现在的宇宙。
但这种想象是错误的。
天文学家很早就发现,宇宙在不断膨胀,所有的星系都在逐渐相互远离。光谱红移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
这种现象意味着,如果把时间往回倒推,离现在越久远的过去,宇宙的尺度越小。当推到足够远时,所有物质和能量都会汇聚为一个点,即奇点。距今的时间约为138亿年。
从广义相对论的角度来讲,当时间倒退到那一刻时, 时间等于0。换句话说,那一点是时间的起点,之前时间不存在。
不但之前没有时间,在那个点之外也没有空间,连维度也没有。奇点是个零维空间的点。
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的本质是时间和空间的“大爆炸”,即,从大爆炸起,时间和空间诞生了。
这种理论在直觉上很难理解,因为我们只见过物质的生生灭灭(或转换)两仪生太极太极生八卦 老子所说的“二、三”是指空间维度,但从来没有见过空间和时间发生过任何改变。更无法想象没有时间和空间是什么样子。
佛经中经常使用一个词“无始以来”,用在这里很贴切,“大爆炸”并没有一个开始的时间,即“无始”,但从那一点开始就有时间了,可以说“以来”。
还有一个词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也很适用,宇宙在不断扩大,但空间只存在于爆涨的范围之内,外面没有空间,即“其大无外”。而对大爆炸前的奇点来说,它的大小为一个普朗克长度,这是宇宙的最小单位,不可能再小了。所以“其小无内”。
《三体》作者刘慈欣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坍缩》,讲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后,膨胀停止,然后开始反转坍缩。时间的方向也将随着宇宙的坍缩开始倒流。一切都像电影倒放一样。人会倒着走路,摔碎的花瓶会恢复原状回到展示架上。人的出生地不再是温暖的子宫,而是冰冷的墓地。在家人的哭喊声中,墓中人睁开双眼,从老年缩到幼年,最后成为婴儿,在家人的欢笑中进入母体迎接死亡……
当然,这是科幻小说。仅供幻想。
扯了这么一大段物理科幻,要表达的是,在宇宙诞生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维度。万物起源,首先要从生成时间、空间和维度开始。
04
《百度百科》中有一个解释说,从“太极生两仪”到“四象生八卦”,构筑了一个从一维到三维的立体结构。如图:
图片内容来自网络
这个观点很棒。但是,作者可能没有想到,生成的三维立体结构所指的并不是空间里的某个物体,而是指这个三维空间本身。
也就是说,:老子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讲的是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的产生过程。
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无极生太极”。
用老子的话说是“有生于无”。
但这个“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无形无相,“寂兮寥兮”,不可见。然而它是“天地之始”,“可以为天下母”。
“太极”是有形可见之物,老子称其为“有”。相当于大爆炸前的奇点。
其实,无极或太极,本质上都是“道”,无极代表道的虚空无形的状态,太极代表道的有形可见的状态。
所以老子说:“有无相生”——有和无是相对而产生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此两者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名字,并非两样不同的东西。
第二步:“太极生两仪”。
这个过程不能理解为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而是指同一个东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无形的不可见状态,一种是有形的可见状态。前者称为“阴”,后者称为“阳”。
阴阳就是“两仪”,分别用符号“⚋”和“⚊”表示,二进制表示为0和1。
阴和阳两个点连成一条直线,即构造出一维空间,如下图x轴所示。这是“道生一”。
道生一
第三步:“两仪生四象”。
以“太极生两仪”同样的方式,让一维直线也具有无形和有形,即阴阳两种状态。
画一条与x轴直线相垂直的线两仪生太极太极生八卦 老子所说的“二、三”是指空间维度,代表新的阴“⚋”和阳“⚊”的方向,如下图y轴所示:
一生二
于是,阴和阳两两组合形成四种状态:
一维直线上的阴“⚋”和阳“⚊”下面都加一个阴“⚋”,组合成“⚏”和“⚎”,称为太阴和少阳。
一维直线上的阴“⚋”和阳“⚊”下面都加一个阳“⚊”,组合成“⚍”和“⚌”,称为少阴和太阳。
此过程即“两仪生四象”。由此,一维直线变成二维平面,即是“一生二”。
因为少阴、少阳、太阴和太阳这四象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又被分别命名为“金、木、水、火”。
这是五行中的四行,第五行“土”如何出现,下一篇我们讨论阴阳五行及后天八卦的推演时再谈,有兴趣请关注本号。
由前两步可知,第二步的过程重复了第一步的模式。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为“迭代”。即重复同样的过程,并把每一次得到的结果作为下一次重复的初始值。
比如“太极生两仪”,通过无形和有形,即阴和阳两种状态由1(太极)演变成2(两仪)。用公式表示为:1x2=2;
“两仪生四象”也一样。通过无形和有形,即阴和阳两种状态由2(两仪)演变成4(四象)。
把上一次计算的结果2代替公式中的1,公式变成:2x2=4;
世界上大量的复杂系统,往往都是基于简单的规则,通过重复迭代的方式,以指数级扩充而构成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的。人工智能领域大量使用迭代计算,例如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阿尔法狗,近来大火的等,使用的强化学习及深度学习等算法都要进行大量的迭代计算。
分形几何理论认为两仪生太极太极生八卦,万事万物都可以依据简单的规则,通过反复迭代而生成,比如下图这个“菜花”,在计算机上用一个很简单的迭代公式,通过不断重复就能画出来。
图片来自网络
第四步,“四象生八卦”。
同样的方式继续迭代,让二维平面也具有无形和有形,即阴和阳两种状态。用一条与平面垂直的线,代表新的阴“⚋”和阳“⚊”的方向,如下图z轴所示:
二生三
这样可以组合成八种状态:
二维平面上的“太阴、少阳、少阴和太阳”下面都加一个阴“⚋”,组合成“☷”、“☶”、“☵”、“☴”,称为“坤、艮、坎、巽”;
二维平面上的“太阴、少阳、少阴和太阳”下面都加一个阳“⚊”,组合成“☳”、“☲”、“☱”、“☰”,称为“震、离、兑、乾”。
此过程即为“四象生八卦”。
用迭代公式表示为:4x2=8;这时,二维平面变成三维立体,即“二生三”。
这四个过程也可以用指数公式表达:
“无极生太极”用指数公式表达为:=1;
“太极生两仪”用指数公式表达为:=2;
“两仪生四象”用指数公式表达为:=4;
“四象生八卦”用指数公式表达为:=8;
其中指数部分的数字代表的是维度,即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
八卦按环形排列即组成先天八卦图,古人用每一卦代表自然界的一个现象,比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等等。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网络
八卦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先天
八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二进制
111
110
101
100
011
010
001
000
卦符
☰
☱
☲
☳
☴
☵
☶
☷
卦名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自然
元素
天
泽
火
雷
风
水
山
地
到此,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已经解读完毕。
《道德经》中下一句是“三生万物”,我们在此暂停一下。
05
前面我们已经用同样的模式迭代了三次,生成了三维空间。显然,如果我们再迭代一次,将会生成四维空间。
用公式可以很简单的表达出来:
迭代公式:8x2=16;指数公式:=16;
如果继续这样迭代的话,《易经》应该说“八卦生16(单位)”,老子应该说“三生四”。
画图表示,应画一条与三维空间垂直的线,代表第四个坐标轴w。但是,处于三维空间的我们画不出第四条垂线了。用下图勉强示意一下:
三生四?
继续迭代会产生四维空间(注意不是爱因斯坦说的四维时空),它已经超出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了,我们不知道四维空间是否存在,也无法感知它,甚至难以想象它是什么样。
有人说,四维及以上空间是鬼神呆的地方。这种说法科学无法证明,一定是迷信。我们就此打住。
其实,老子和《易经》也在此打住了。老子不在再顺着“二生三”说“三生四”,而是改说“三生万物”,即万物在三维世界中产生。因为,我们只能感知到三维世界。
《易经》也没有继续写“八卦生十六条”,而是仅限在三维物质世界讨论其变化规律。所以《易经》被认定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不过,对于纷繁复杂的三维世界,如果仅用八卦这8种状态来表达,太粗糙了。古人用两组八卦两两组合,拼成8x8=64卦。如下图所示:
- 相关文章